Friday, Nov 15th

Dear You are welcome

You are here:: 奢侈品 & 生活 艺术&收藏 收藏指南 蔡国声:收藏贵在平常心

蔡国声:收藏贵在平常心

  自从1962年进入上海古玩商店当练习生以来,蔡国声已经在古玩鉴定这一行中浸淫了近半个世纪,堪称阅宝无数。如今,面对国内不断高涨的收藏热,老先生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所有藏友提供了自己的经验之谈。

alt

国内的收藏热不断高涨

  如果是你个藏家,那么对蔡国声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古玩鉴定领域的领军人物,别看已逾花甲之年,但老先生依然十分硬朗,终日奔波于全国各地,为藏家提供各种帮助。好不容易逮到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刚刚从外地回来的蔡国声在苏州河边的茶馆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谈吐间尽显儒雅之风。

  回首自己50年来与古玩打交道的过程,老先生坦言,其中酸甜苦辣都有,但更多的是慧眼识珠之后的欣喜。“做鉴定的乐趣,是发现,而不是拥有。不管这个宝贝是属于国家的、还是别人的,只要被我看见了,认识了它、发掘了它,我就很快乐,否则,它们就会淹没在尘世中,不为人所知、所识。现在被我发现了,它们就像一颗珍珠重新散发出光彩。 ”蔡国声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有一次他在旧货店无意中发现一个木雕如意,刀功精细,一看就是明末清初的作品,可标价仅2000元,显然是被当成普通的木雕贱卖了。当时,他怀疑这是沉香木雕,于是就买回来用火柴轻轻烘了一下,结果清香四溢,果然是沉香木无疑。“按今天的市值大概已经要超过50万了。现在这个宝贝还放在兰馨文物行,是他们的镇店之宝。 ”

  前年,蔡国声又随文化部评估委员会去成都分会做鉴定。当地的藏家拿出一尊木雕人物像,说是不到3000元买来的,无法确定真正的价值,想请蔡老师看一下。蔡国声仔仔细细地用老花镜、放大镜看了一刻钟左右,从雕像的分量、包浆、姿态等等,他判断材质应为沉香木,但由于年代太久远,包浆太厚,已经无法闻到木头的香味了。于是,他让人把木雕拿到浴室,在浴缸里放上一盆水,将其轻轻放入,结果“入水即沉”,这正是沉香木的典型特征!随后,他把雕像从水中捞出,将水渍擦干,一时间满室生香,而且蛇虫不侵,由此可以断定这个木雕是珍贵的沉香木制成,价值不菲。

  “过去,收藏都是为士大夫、官员等社会上层服务,而现在,中国已经掀起了收藏热,是全民收藏。这是一件好事,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艺术欣赏水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很重要意义! ”古道热肠的蔡国声也十分乐意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收藏热中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alt

“勤学习、慎交友、平常心”九字收藏原则

  收藏的九字原则

  可靠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收藏大军大约有8000~9000万人,也就是说13亿人口中,除去老人和小孩,差不多有十分之一的人在从事艺术品收藏。他们或是出于爱好,或是为了投资,而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身为央视《寻宝》栏目的特邀专家,这几年来,蔡国声随着中央电视台跑了全国200多个城市,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藏友的热烈欢迎,而且几乎都有政府官员出来接待和颁奖,“可见,收藏如今已经被提高到很高的高度。”

  但在一片红火的背后,蔡国声也清楚地看到了收藏市场背后隐藏的混乱,“假货充斥,伪专家、伪证书满天飞。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去规范和引导这个市场,将它纳入正常的轨道。 ”正是基于这个初衷,蔡老师提出了“勤学习、慎交友、平常心”这九个字的收藏原则。

  勤学习:收藏是一种文化,它要要求藏者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更要具备逻辑学、化学、生物学等等自然科学常识。所谓藏一辈子,学一辈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素养,也是件很开心的事。慎交友:很多例子告诉我们,要结交那些比自己水平高的朋友,这样才能学到东西。如果结交的只是酒肉朋友,那么让你上当受骗的往往就是这些人,卖给你假货的也往往是这样的朋友。

  平常心:现在很多媒体常常宣传到哪里可以去“拣漏”,这是在鼓励人心术不正。收藏要有平常心,老想拣漏那是贪心不足。想买便宜货、不想被宰一刀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这种愿望超过了一定的度,那么往往漏的很可能就是自己,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人容易头脑发热、血压升高,看的懂的东西,也变得看不懂了,就容易上当受骗。

  蔡国声的小建议:

  怎样才可以挑到便宜的藏品呢?这个可以通过艺术品的时间差和地区差来实现。例如最近出现的海外文物倒流现象,那就是一种地区价格差导致的。而这几年,中国的古董以几倍、几十倍的价格往上涨,这就是一种随着时间推移而造成的价格时间差。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艺术品还是很有投资价值的。

alt

收藏需以“我”为主

  藏什么与怎么藏

  初学收藏的人,最关心的莫过于两个问题:我要收藏什么?要怎么收藏?对此,蔡老师认为,收藏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素养、家庭环境都不一样,所以收藏必需以”我“为主。盲目追求高档藏品、珍稀藏品的心态不可取。至于”收藏什么 “,蔡老师以为,收藏首先是一种个人的兴趣爱好,但大家往往也希望在个人爱好之外,藏品还能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这时候,就需要找那些具有市场潜力以及增值空间的藏品。那么,哪些藏品具有这样的效力呢?蔡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了四个可投资的方向:

  第一,由稀缺材质制成的工艺品,如和田玉、鸡血田黄、高档翡翠等等。因为这些艺术品的材料是不能再生的资源,所以可以预见到未来价格必定会水涨船高,越来越值钱。

  第二,明清两代遗留下来的珍稀动物雕刻,如象牙雕、犀角雕、玳瑁雕。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此后人类已经不能再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因此也无法再取得这些材料来制作工艺品。我国于1987年加入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紧接着第二年,全国所有的大中型牙雕厂都政策性关闭,许多世代从事牙雕的艺人都被迫转业,标志着中国流传了几百年的牙雕艺术到此为止彻底中断了。在这种情况下,尚存于世的珍稀动物雕刻就显得十分珍贵,尤其是明清等朝代流传下来的雕刻品,更是千金难求。

  第三,寻找未被发掘的热点,例如各种珐琅器皿,包括掐丝珐琅(景泰蓝)、画珐琅、玻璃珐琅等等。过去,珐琅器皿的掐丝和绘画都是纯手工工艺,珐琅本身又是进口材质,比景德镇的瓷器更名贵。按理说,凭借着材质的珍贵、年代的久远,珐琅器皿的市场价格应该处于高位,但现实情况是它们目前的市场价格还不如景德镇瓷器,这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珐琅器皿的宝贵性。懂行的人应该知道,比质比价,珐琅器价格是迟早要上涨。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最近明清景泰蓝价格上涨了百倍,因为这些宝贝目前基本上都在海外藏家手中,国内经过历次运动,民间几乎荡然无存。海外倒流之后,价格自然快速上升。

  第四,寻找市场的新动向。比如近20年来,中国开始流行起茶文化,于是一些珍贵的紫砂、普洱的价格就随之看涨。而且,随着茶文化的深入,香文化也跟着兴起,沉香、檀香、龙眼香、奇楠香等等香品身份倍增。这些显然是最近新的热点,人们也不能忽视。

  蔡国声的小建议:

  收藏者一定要随时关注市场动向和发展趋势,然后从中找出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投资目标。举例来说,现在不少人喜欢收藏旧家具,但其实,只有明清以前的家具才能被称之为古董,才具有收藏价值。收藏硬木家具,材质第一,黄花梨、紫檀、酸枝、乌木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名贵木材;而软木家具如金丝楠木、银杏、香樟等等,则要考虑历史久远、雕刻精良、造型奇特等等特点。

  仿品与“今玩”的收藏

  收藏,显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古董,优秀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颇有市场价值。最近几年,国际上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方兴未艾,许多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屡屡刷新拍卖市场的纪录,创下新高。那么,对于这种现象,新入行的藏家该如何把握?是否有必要介入呢?对此,蔡国声认为,可以藏,也可以投,但这里面要分清短线投资与长期持有的关系。

  “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能够代表中国目前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如果说,古玩代表着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那么,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就可以被称之为'今玩'.”但问题是,现在确实有些艺术家被炒得过热,导致很多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价格甚至高过了张大千、齐白石,“我无意贬低当代艺术家的艺术水准,但也不否认这里有太多市场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蔡国声看来,艺术家生前的名声多是虚名,如果死后仍能受到大家的认可和追捧,那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因为杰出的艺术作品应该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如果一个艺术家真的出类拔萃,能够开宗立派,不逊于历史上的众多大师,那么收藏他的作品肯定很有意义。否则,就只能做短平快的投资,适合短炒,却不适合长期持有。 ”十几年前,亚洲金融风暴时,国内当代艺术品价格大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很多作品经不起市场的风浪和颠簸。

  除了“今玩”,新手藏家们另一个关心的问题,是仿品的价值要如何认定?因为在普通人的概念里,仿制品无疑等同于劣质品或赝品,藏家避之不及,又谈何收藏呢?但蔡国声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对于仿品要具体分析,因为中国的书画学习都是从临摹开始,也就是模仿前人,由此可知仿制是历来就有,不能一言以蔽之仿制品就是伪劣品。“什么时候仿的,谁仿的,仿的程度如何,都将决定其价值。市场上,有些仿制品的价格甚至会超过真品。 ”在收藏界,一直有一种叫做“苏州片子”的仿制书画,自苏州虎丘山附近的山塘镇流传出来。那一带从明 朝晚期开始,就有人以仿制同时代的名家作品为生,唐寅、文征明等吴门派画家是他们模仿的重点。这些“苏州片子”的仿制者,与那些书画大家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因此使用的纸张、卷轴、颜料、裱功、印泥等等与名家作品都极为相似,均为典型的明代风格。流传至今,这些苏州片子也成为了古董,颇有价值。另一个广为人所知的故事就是张大千,他模仿石涛、八大山人的画几能乱真,在当时就蒙过了很多大收藏家的眼睛,今天这些出自张大千之手的仿品,其价格已经不低于真品了。

  蔡国声的小建议:

  收藏的关键是鉴定。但藏品那么多,藏家无法一一精通,怎么办?可以遵循下面这些原则:一是全面地看问题,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偏听偏信。例如对瓷器,要看、听、摸、掂,充分运用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来判断。二是抓住各种艺术品的共性,突出个性。比如玉雕、牙雕、木雕、角雕,材质各不相同,如何判断呢?这里首先要抓住它们的共性,即时代性,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征,这能够从造型和图案等方面看出来,并且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然后还要抓住个性,即每种雕刻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材质上,例如硬度、花型、雕刻时用的工具、最后出来的效果等等,这些都是它们特有之处。

  蔡国声谈鉴定

  黄花梨

  黄花梨的鉴定要抓住它的“酸枝木(红木)的纹理,花梨木的底色”这一特征,即:条纹较深,宽窄不一,色泽为黄、红褐色。黄花梨经打磨后,在自然光或灯光的直射下,会呈现出琥珀般的迷人耀眼的金亮色泽,以手掂之,沉甸甸而无漂浮感,手抚之则温润如玉,绝不会有残桩或阻手的感觉。用火烧黄花梨的木屑,其烟发黑,直行上天,而灰烬则为白色,燃烧时也会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

  瓷器

  要全面地看一件瓷器,即从胎、色、釉、制作技法、瓷器上的书画等方面去看。这第一步靠的是“眼”,要先看瓷器的器形、图案和颜色,然后再看釉、彩、胎、款,然后要拿上手靠摸,光滑的瓷器才是上品,必要的话还要掂重量。然后就是用手指轻弹,并将耳朵凑近去听,这是为了判断瓷器的密度,以及瓷器烧制的温度。这时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该瓷器出自哪里的窑,因为各地胎土的配方不一样。瓷器制品外部的书画,也是判断瓷器的“得力助手”。明代瓷器,就不可能画《水浒》。还有瓷器上常出现佛教中的莲花,明初的莲花朵小,叶子呈葫芦状;明代后期的莲花则画成大叶形。而清代康熙顺治年间瓷器上的山水画中,一定会有月、日或者云彩,而且,云彩一定画成括弧形状。

  金银器

  金银器的真伪鉴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金银的材质鉴别,二是对其制造年代的鉴别。金银器的年代鉴定难度相对较大,一般来讲金银器物的造型、纹饰、制造工艺、加工技术等都有时代性,哪怕某个时代仿前朝的金银器,只要细心观察都会在许多细节部分显露出它所造时代的本性来。对金银材质的鉴别比较简单:1、金的密度大,相对于同体积的金属品,金制品器皿要感觉重得多。2、金的硬度低,质地软、延展性强,若用小刀在金制品上轻轻地划试(不易观察到地方),一般留下凹痕的是真品,留下划痕的是赝品。3、金银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氧化和抗腐蚀的特性,特别是金,既不会锈蚀,又不会轻易失去光泽。而仿金银的制品则不然,均易氧化生锈。

alt

蔡国声

  蔡国声

  浙江定海人。中国书协会员、文博系副研究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主任、《民间收藏丛书》主编、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的特邀专家,并担任北京大学资源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的顾问及特聘教授。

  蔡先生从事文物、古玩鉴定及书法篆刻四十余载,融钟鼎、权量、钱币、碑碣于一炉,从九十年代起,陆续创作出版了近二十部精辟的专业著作,以及三套有关收藏专题讲座的影视光碟,被誉为“高产专家”。